央企凭借资金优势“托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房地产调控后,与2008年稍有不同的是,目前成交的地块溢价水平并不低。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对全国12个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统计,平均溢价率为50%左右。
“新政后土地市场能保持如此溢价水平,与央企拿地有直接关系。”中原地产总经理李文杰表示。
据了解,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下属攀枝花中冶实久置业有限公司于近期拍得成都市3宗土地,成交总价为9.38亿元,溢价率在30%到40%之间。而6月29日,中国铁建[7.51 2.04%]地产拿下的广州芳村高尔夫球场两块地,其中一块溢价率高达123%。
而这或许也成为了地方政府寄希望于央企、国企来完成供地计划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的土地交易市场上,大型国企的资金优势更为明显。
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分析,在目前土地市场并不乐观的局面下,实力雄厚的央企资金进入土地市场,无疑会加速土地成交,起到“托市”的作用。但是,尽管央企拿地未必就一定直接推高房价,但央企资金来势汹汹,以大手笔、大价钱拿地,则会使房产消费者普遍形成泡沫共识,妨碍本应有的市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