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党史博采》载文说,国人就食,传统用筷。然于其使用,却有天壤之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王公贵族多用精美绝伦的金银筷、象牙筷,平民百姓只能使用普通材质的竹、木筷。金筷、银筷,象牙筷,固于传统,在新中国仍未消失。以毛泽东的身份地位,完全有条件使用。然而,毛泽东却说,“象牙筷么,那是有钱人用的,太贵重了,我毛泽东拿不起!”
读罢这篇文章,不由让我想起《韩非子?说林上》中讲述的一个故事:纣王为自己请人精制了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用明犀碧玉做的碗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用来盛小米蔬菜,势必要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乐的欲望就会不断扩大,必然要用普天下的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那样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因荒淫无度而亡了国。
一把“象牙筷子”,最后葬送了商纣王国,看似有些牵强附会,然而其中所富含的哲理却是十分深刻的。
由此,又让我想起了毛泽东的“兴国之光”。据资料介绍,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在重庆,国民党花800银元隆重接待他,陈嘉庚怒斥道:“此等虚浮乏实,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耳。”在延安,毛泽东用豆角、西红柿招待他,只是特地上了一味鸡汤。毛泽东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送给我的。”陈嘉庚看了看饭菜,对毛泽东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回到新加坡后,陈嘉庚公开赞誉共产党,“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由是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历史果如其言,8年后新中国宣告成立。第一个来到解放区采访红军领导人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也称,“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中国,另一重天地。”他看到毛泽东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土炕,彭德怀着降落伞改做的背心,林伯渠耳朵上用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由此断言: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这“兴国之光”,就是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它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事业勃兴的强大力量。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有一些党员干部却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的甚至开始贪图享受、盲目攀比起来。有一首《别看》的打油诗是这样说的:“别看咱是贫困县,机关大楼赛宫殿;别看我们厂子亏,领导天天端酒杯;别看单位经费少,干部常往国外跑;别看企业底子薄,山珍海味没少过。”这虽有一些偏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党员干部大手大脚不心痛、花天酒地不愧疚的奢侈现象。特别是剖析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案例,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垮了更是一个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必要重温毛泽东拿不起象牙筷子的故事,充分认识和理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想一想,毛泽东都拿不起的“象牙筷子”,我们能拿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