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2008”在北京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具有代表性画廊参展,其中有50%来自中国的画廊、30%来自亚洲、20%来自欧美。
从2006年创办至今,“艺术北京”每年都会带给我们“惊喜”,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更“年轻化”
尽管50元的票价不算便宜,但记者还是在“艺术北京2008”的展览现场看到了簇拥的参观者。据工作人员称,高峰期的时候甚至要排近一个小时的队才能够进场,而且观众以年轻人为主。
据了解,一年一届的“艺术北京”活动始创于2006年,是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活动,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之一。展览以画廊为参展主体,每年汇集全世界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是北京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
而今年的“艺术北京2008”,更是汇集了来自全世界20多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代表性画廊参展。尤其邀请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的重要画廊来北京参展,继续深化“完整亚洲”的理念。
在展会现场,记者发现:亚洲的主要画廊几乎悉数到场,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画廊名字之外,今年还出现了相当一部分新面孔,年轻的博览会与年轻的画廊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不论新老画廊,今年推出的作品大多来自于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很多画廊都在用大量空间力推“80后”创作者的作品。比如,特米斯画廊90%的签约画家都是“80后”的年轻人;被业界誉为“青年艺术家的梦工厂”的世纪翰墨画廊,其力推的“80后”艺术家占到其代理画家总数的1/3。
“中国当代艺术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就那么几个人,但今天看到很多画廊在推新人,这是一个新的迹象,许多不知名的画家也许很快就会成为明日之星。”著名策展人、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在9月6日举行的“艺术北京2008论坛”上如是说。董还表示,80后艺术家已经开始走上台前,眼下他正在筹划推出一个“亚洲‘80后’”的主题展。
创作力量的年轻化、收藏力量的年轻化、画廊的年轻化……新兴的画廊的加入,将会助推新兴艺术、新兴收藏力量的成长。而新晋的艺术家、新兴的画廊同时也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让外界能够认知、认可他们所做出的努力,“艺术北京”正是在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影像艺术”成为新宠
2006年,纽约苏富比秋拍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首次推出了当代影像作品。之后中国嘉德、北京诚轩、北京华辰等国内拍卖公司也都陆续推出了“影像艺术”专场,而且从拍品质量和成交结果上来看,都相当“令人满意”。
比如,去年5月,北京诚轩的中国摄影作品专场中,在所拍的37幅作品,共有34件成功竞拍,成交率高达92%,成交总额约340万。在几乎同时进行的、以当代艺术影像类作品为主的嘉德中国影像专场中,最终以超过610万元的成交额和84.5%的成交率“落槌”,并成为迄今为止业内影像专场成交总额最高记录。其中,王劲松的《气血图像》以44.8万拍出了全场最高价,他的另一幅作品《向上看!向上看》也以23.52万的高价“落槌”,远超出了18万的估价。
于是“影像艺术”能否成为当代艺术下一个“新宠”,成为了艺术界和拍卖界关注、讨论的焦点话题。高端市场的认可迅速传递到了大大小小的画廊和艺术机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影像艺术作品和影像艺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