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拍卖资讯
见证中国当代艺术行情调整的“历史时刻”(组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杨琳 2008-10-13 10:21:1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主办方:

    高价作品流拍因为估价太高

    苏富比亚洲区CEO程寿康表示,高价拍品流拍是估价过高所致。

    拍卖结束后,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郭进耀在拍卖会后接受采访中表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回落是正常的,不可能一直飙升下去。现在全球经济都受到威胁,很多人都开始选择旁观。此次东南亚当代艺术的涨幅空间明显增大,尤其是印尼艺术家的作品,以近10多倍的价格成交,创下不少新纪录。他指出,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关注群体,“在拍卖会上,买家都有着自己的艺术家目录。”

    对于香港苏富比明年将全线在香港拉开亚洲当代拍卖专场的计划是否会带来不好影响?郭进耀的回答是:“不会,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从2004年中国当代艺术全部交易金额3000万美元迅速膨胀到2007年的近2亿美元,足以证明当代艺术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趋势。”

    对于此次亚洲现当代晚间拍卖高价拍品流拍现象,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这的确是估价过高所致,卖家底价与市场要求脱节。而且他们拍前对于亚洲现当代晚间拍卖过于乐观。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在过去5年增长惊人,苏富比2004年全球总成交额为300万美元,2007年则增长至1.94亿美元,故本次拍卖成交之放缓并不为奇;而且本次拍卖中部分拍品之估价也过分乐观。”

    行家视角:

    当代艺术到了自我调整期

    此次夜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内地藏家没有一个举牌。

    著名艺术经纪人伍劲表示,正如他当年所预测的,中国当代艺术价格如此疯狂飙升是很危险的,现在已然得到了验证。不过他认为这是好事,中国当代艺术到了自我调整期,无论是晚间拍卖还是日场拍卖,都说明了这一点。不仅是二三线艺术家拍卖的价格明显回落,一线艺术家也无法幸免。

    2006开始停手中国当代艺术经营的萧富元认为,流拍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拍卖公司的估价过高,这些作品的估价都是艺术家前几场拍卖的最高价;其次,便是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大价钱的东西没人敢去抢,因为买家大都持观望态度;第三,此次夜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内地藏家没有一个举牌,不是说不买,而是根本没有人举牌。他觉得内地买家可能没有经过一次这样的淘洗过程,比较脆弱,容易产生害怕和心态不稳定,加之过去太过乐观,很多人手上压了很多货,现在这些货都出不掉,又没有钱再买进,所以内地藏家才会如此缺席。他还指出,台湾的大收藏家也没来,印尼的收藏家到现场的也少了。他与伍劲不约而同地透露,在这次洗牌过程中,印尼藏家将损失惨重,他们都是在欧美资本之后跟风进入的一批,在最高价时买入了不少。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