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粮票:见证中国历史的藏品 现存珍品不计其数(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08-10-14 09:09:2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每个学生都很珍视粮票,领到粮票第一时间就把它换成饭票,生怕丢了。基本上,每个月的粮票刚够用,女同学胃口小,可能会攒下一些粮票。那个时候,向同学借几斤粮票,是很重的人情。

    1978年我回到北京,在科研单位上班,粮食关系落到了海淀区的一家粮店,从此过上了按月领粮票的生活。1986年前后,粮食窘困的情况有所好转,那个时候副食渐渐多了起来,比如一些豆制品,家家开始有了积攒下的粮票。如果有朋友出差到北京,我就会用攒下来的粮票和他换全国粮票。全国粮票可以换鸡蛋等食品和商品,在紧缺的时候,一斤全国粮票可以换好几块钱。那时,商店里有议价粮出售了,不过价格较高,我们只是偶尔买一些荞麦等杂粮,来调剂生活。

    1984年,政府发出通知要取消布票。此前,买布做衣服也是受限制的,一人一年能领一次布票,大约合10余尺布。布票取消的消息传出来后,很有意思的是,老百姓都将信将疑。社会上并没有出现用积存的布票抢购布匹的举动,大家都在担心政策会不会反复。这可能是长期谨慎过日子留下的习惯,大家很珍惜手中的票证,生怕万一政策又变回配给制,布票不够用。直到政策推行了一年后,大家才真的相信,布票的确取消了。

    1993年5月,北京宣布取消粮票。虽然有了布票取消的先例,但因为长时间的习惯,还是有很多人留下了家中一直存着的粮票。当时我家中就留有很多斤粮票。不过,大家都明白,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随着配给制度的结束,已经告一段落。也是在那一年,我辞职下海,搞起了公司。

    从那以后,我的兴趣从集邮开始转移到收集粮票。那时候,收集粮票的人很少。我经常去大钟寺附近,那里有一些人交换藏品,粮票成为藏品之一。可能是因为亲身经历了那段时代,最初收集粮票是因为怀旧也是因为兴趣使然。但很快,我发现,和集邮不同,粮票中的珍品很多。因为粮票在发行后要回收销毁,并且在那个时代积攒下的粮票很少。因为稀缺,所以有些粮票变得非常珍贵。在粮票收藏中,我把50年代初期一段时间发行的粮票,称为“黄金板块”,因为存世稀少的缘故,这些粮票大部分都是珍品。也因此,粮票的藏品价值开始升值。一套云南建国早期发行的粮票,曾在前年拍卖价为20余万元。而更多的粮票,是无价之宝。

    2001年,中国收藏家协会成立。成立之初就设立了票证收藏委员会,这是第一个关于票证收藏的全国性的群众团体,我现在协会担任常务主任。据不完全统计的数字,全国收藏粮票的藏家和爱好者在10万人以上,而他们的藏品中,珍品不计其数。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