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作品可能从100万跌到5万
刘太乃(艺术市场评论家)
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现象可能会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出现。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过度炒作本来就应该有所调整,现在又逢金融巨浪,看来是躲不过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会从过去的100万元人民币跌到5万元人民币,甚至乏人问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出现数十个犹如雷曼兄弟股价无量下跌的个案。
当代艺术的泡沫
新锐艺术家乘机崛起、上位
武湛(中央美院研究生、画廊网主编)
中国当代艺术最红的艺术家作品遭遇流拍,藏家没有太多的闲钱投资“天价”艺术,于是艺术市场的又一轮“包装”开始了。从2007年年底就开始有这种迹象——艺术圈涌现出很多新锐艺术家。收藏家手里已经有太多的“天价王”的作品,开始涉猎新的艺术家、艺术形式。现在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新锐艺术家的消息。这些艺术家不再因袭当代“艺术红人”的艺术风格,而是形成了自己的新风格。在这批新锐艺术家中如熊宇、屠洪涛、吴晓玲等现在的成交价在十万左右,这个价格还是能为更多的人接受的。画廊方面,虽然一直都是投机心理,但现在已由当初的只注重寻找具有当代艺术特点的作品开始转向关注艺术的真正价值。
艺术圈现状
画家:颜料也降价,我们也还好
吴争艳(“80后”艺术家)
听说混迹于798的很多艺术家正在纷纷撤离,但我身边的798艺术家并没有退租的意思。艺术品作为奢侈品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经历“寒冬”是很正常的。虽然可能艺术品交易量、成交额度受到了影响,但是相对在此期间的艺术创作原料、生活必需品等的价格也调低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生存、生活状态还好。
艺术媒体:时尚媒体更危险,我们还好
谷静(《艺术与投资》编辑)
经济下滑对画廊的影响会快一点儿,对艺术周边媒体的影响会慢一点儿。而且,也不一定有影响。因为现在有些艺术家看准了大家都无闲心、无闲钱宣传的时期开始着手宣传自己。艺术圈的媒体好像还没有听说消失的。反而是听说某个关注时尚的媒体做完今年的第12期就不再做了。
几十年来总画
“大脑袋”谁还愿意买
温林(艺术策展人)
当代艺术的“衰落”,一方面始于国际大资金的获利离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另一方面当代艺术作品本身20年不变的“执着”更是当代艺术市场步入严冬的内在原因。自圆明园画家村落开始,“大批判”、“大脑袋”以及“大嘴傻笑”开创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纪元,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愤青”们的呐喊声,为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国际艺术品市场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可时过境迁,当年的“愤青”们都已功成名就、名车豪宅,早已不再是被社会边缘化的穷画家,而迫于艺术资本压力,笔下居然还是那些“大批判”、“大脑袋”以及“大嘴傻笑”,绘画已远远脱离生命体验的原动力,成为向艺术资本“溜须拍马”的工具。这未免过于嘲笑艺术投资者的智力了。如此复印机般的“创作”,早已丧失了原本的作品本源性和先进性,创作不再基于生命的冲动和真挚,凭什么让投资者来天价买单呢?金融危机不会导致艺术市场的洗牌,只是会让投资者清醒。为了保持当代艺术的价格,很多藏家都把作品收拾起来。待某日艺术市场回暖后,再请出它们。
天价作品很可能“砸”在手中
姚杰(艺术古玩世家)
我觉得现在艺术品的价值和金融危机是没有多大联系的。现在的艺术市场叫人容易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那时候由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人购买艺术品的思想也大大膨胀,天价接受了大量凡·高的作品,但是那些想借此牟取暴利的投资人却再也找不到下一个接手人了。中国当代艺术前两年也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现在,经过市场的印证,这些当代“怪物作品”只值这么多钱。同样也很难找到下一个买家了。
本版文图 实习记者 林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