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造假“蒙”倒
国家博物馆和故宫
吴树认为,中国文物收藏市场有制假和贩假的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农民仿制的“北魏陶俑”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竞相收购。农民制造的“北魏陶俑”,他们只要带着这些假文物乘坐几趟飞机,每过一次安检X扫描一秒钟就老化200年,令专家和高科技无法识别真伪。
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被骗案发生后,公安机关很快破案:所有“北魏陶俑”,都出自洛阳北邙山上的南石山村村民高水旺家。进了公安局,高水旺反复解释说那些是自己烧造的高仿品,不是真品,公安人员当然不相信,便请了有关专家来到高水旺家。一进高家,全傻眼了——像这样的“文物”,堆满了高家后院。而且,他还当场给专家们做了各道工序的演示。没辙,把人货全给放了。
回到北京后,专家们把高水旺烧制的陶俑送上仪器进行检测,结果不言而喻。高水旺说这他就不明白了,但东西就是他做的。为了证实他说的是真话,高水旺还拿出了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的“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证书。
新闻链接
天价“元青花鬼谷
下山图罐”遭质疑
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公司拍卖场,一只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的中国青花瓷罐《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折合2.3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由此,寻宝热席卷中国大地……此次元青花大罐的成功拍卖,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拍卖结束后,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全世界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中国元青花大罐天价成交的消息。
中国内地有人对拍品的真伪提出质疑,有人则对天价成交表示疑惑不解。泉州的文物鉴定家裴光辉认为:这件创造了亚洲纪录的拍品极有可能是赝品。有5大疑点:拍品来源有疑问;没有发现绝大多数元青花瓷器的两个主要特征:铁锈斑和晕散;绘画风格和常见的元青花人物画有明显区别;绘画水平平庸,细节经不起推敲;人物服饰“穿帮”:两军士中右边一人的外披戎服后背竟然缀有一块葵花型补子,明代以前的服装是不可能有这种补子的装饰的。另外,此军士腰间所挎的军刀竟然是典型的明代“戚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