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历史上被诅咒的美丽珠宝
来源:金融界 2008-12-15 13:01:0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印度教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这里说的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钻石之一—光明之山。700年来,它就像折射历史的一面镜子,引发了无数次的血腥屠杀和争斗,而许多拥有它的君主,最终也难逃厄运。

  “光明之山”最初属于印度,16世纪,蒙古贵族巴布尔占领了这里,并杀死了拥有这块钻石的土邦主。可惜,还没有从得到宝物的美梦中清醒,巴布尔的儿子就发动政变,把他关进了牢笼,他的儿子胡马雍成了这 颗尖顶的拱形钻石的新主人。登上国王宝座后没几天,因为内战失败,胡马雍不得不流亡波斯。作为回报,他又将“光明之山”送给了波斯国王塔马斯,没想到,不久,塔马斯就因国内局势动荡而下台。

  时光流转,胡马雍的后人贾汉国王(因修建泰姬陵而闻名)进攻波斯,不仅俘杀了戈尔康达国王,并且得到了这块祖传的宝物。荣归的贾汉还没来得及庆祝自己的胜利,就得了重病,他的十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和这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自相残杀,他也被急于篡位的儿子囚禁在“红堡”中,至死没能重见天日,这颗引起血腥的钻石就此销声匿迹。

  18世纪30年代,“光明之山”重现江湖,波斯国王纳第尔不仅一举占领了印度,还得到了这颗垂涎已久的钻石。当他把钻石举过头顶的时候,一道七彩光芒划破夜空。纳第尔不禁脱口而出:“科-依-诺尔(波斯语,光明之山的意思)”,“光明之山”从此被叫响。

  得到钻石3个月后,纳第尔就莫名其妙地染上了浮肿病,病痛使他失去理智,先后刺瞎自己5个儿子的眼睛,1747年,在熟睡时被仇敌暗杀。纳第尔死后,他的后人也继承了他残暴的个性,波斯王室陷入了自相残杀的连环套里,几乎每个君主都死于非命。

  几经辗转,光明之山落到了锡克王位的继承人辛格手中,还没成年时,他就听说了“光明之山”血淋淋的历史,害怕同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决定遵循古老的经文,把钻石献给一个女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钻石在运往英国的途中也是厄运连连,货船刚刚启航,就爆发了霍乱,死了很多人,途中还遭遇了海啸,好几个星期后钻石才交到了女王手中。

  维多利亚女王热衷收藏,从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常常令她陶醉不已。得到“光明之山”后,她先是派人把钻石镶嵌在胸花上。1852年,英国宫廷矿物学家坦南特再次打磨了这颗钻石,令它更加美艳照人,重量则减到了现在的105.6克拉。从此,“光明之山”成为英国女王王冠顶部十字架上最夺目的宝钻。如今它静静地躺在伦敦的博物馆里,但是,拥有它的英国王室们并没有真正佩戴它,在人们心中,它依然不是一块“吉石”,伴随着它的只有那充满血腥的杀戮。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