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奥斯维辛那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R:应该是潜意识中的影响吧,在我的作品中不会太提及那段经历。这个问题应该去问波兰斯基,他应该比我记得清楚,不过恐怕他现在能记起来的也只有和我一起长大这件事了(笑)。
B:听说你很喜欢爵士乐?
R:对,是最喜欢的,还喜欢古典音乐、电影、看书。我喜欢那种深刻地表达出导演思想的电影。当代很多中国导演的电影我都看过,也很喜欢,比如张艺谋的《英雄》,我非常喜欢他的风格。中国现在正处在变革时期,我接触的东西还比较表面,但是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我的好友波兰斯基
B:听说这次波兰斯基之所以肯来中国,是你的功劳。你怎么说服他的?
R:(笑)我并没有对他说些什么,他见我要来,就跟着一起来了。他是好人,虽然我不完全清楚他怎么想的,但他没有不想来的念头。事实上他之前来过中国,我是第一次来,刚刚参观了故宫。
B:作为波兰斯基的朋友,你最欣赏他哪一点?
R:在我的生命中,他很特别。现在,他住在巴黎,我住在纽约。我们并不能经常见面。当他第一次来纽约看我的时候,我们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
B:当你们俩中的某一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彼此如何支持呢?
R:当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我们的关系不是那种简单的友谊,不是那种一遇到什么事,就会拿起电话给对方讲的朋友。我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交流,更深入,更复杂。
B:几年前,当波兰斯基遭遇媒体关于诱奸事件的围攻时,你是怎么支持他的?
R:非常有趣的是,最近有一部纪录片(《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以及被渴望的》),第一次,一名年轻的美国女士找到这一选题,希望能准确地还原波兰斯基在新世纪到来前遭遇的这一事件。我从一开始便知道很多关于这件事的细节,我知道罗曼在美国被警方通缉,也许这件事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他也许现在在美国工作。但长远来看这对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现在欧洲的创作环境更自由,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选题,我觉得他不必感到惋惜。他在美国已经拿到了奥斯卡奖,况且现在情形已经变了,新一代的想法和我们已不再相同,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这件事的影响过分夸大了。不过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罗曼觉得这件事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
这件事经常被媒体问起,让我去评价他和这件事,因为他本人对此避而不谈。我担心的是媒体会利用这件事进行炒作从而造成大家对此事的误解,即便是刚刚上映的这部纪录片,我也不知道导演是出于一个什么立场。现在看来,这件事并没有多少缓解。
B:你怎么理解波兰斯基作为犹太人,身上背负的苦难?
R:我们虽然有过相同的生活背景,但他比我的情况更糟。他的电影《钢琴师》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而他的其他电影更多反映的是他的观念、感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