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文物市场有多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12-24 09:48:5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像过山车一样,癫狂了一把”后,吴树感觉到,这行当水深,“不是一般人玩的”。于是,他开始研究潘家园,因为,这里以“近乎机器生产的速度,创造出无数个财富神话”。

  一张几代人趴在上面吃过饭的方桌价值数万元、一只老祖母的泡菜坛子价值十几万元,一副挂在堂屋里都嫌寒碜的旧画价值几十万元……

  一位卖肉的,偶尔拿5斤猪肉换了一张发黄的老画,画上连作者章都没有,却盖了三代皇帝的鉴藏印章,人人都说是赝品,不料却被人高价收了去。数年后,这幅老画现身美国纽约拍卖会,落槌187万美元(合1600万人民币),创下了当代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一位柳先生,在潘家园50元淘回一只天蓝釉红斑钧瓷洗,被妻子嘲笑“一只患有红斑狼疮症状的烂碗”,拿着装洗衣粉,后来被人2万元收了去,结果这只碗被国家博物馆做碳14测试,证明是宋代的钧瓷,最后以600万元转让。

  潘家园“捡漏儿”的财富童话,吴树听了太多。可听到看到更多的是败家的,上当的,走火入魔了的。

  在采访中,他发现有个做发财梦的人,光“成化斗彩鸡缸罐”,就收了500多只,可惜全是“假货”。吴树还拜访了一个河北的大企业家,企业家花了上亿元买了1000多件藏品,可真品不上10件。

  他在潘家园发放问卷调查,发现95%的人是用来投资,5%的人用来收藏。也就是说,中国绝大多数文物收藏爱好者都是揣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杀上淘宝之路的。

  朋友告诉吴树:“现在从事文物买卖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了贩卖毒品和军火,而且安全、体面、文雅!你要是搞到一件大器,出手就是几百上千万元甚至几个亿,相当于贩卖上吨重的毒品。”

  在潘家园转转,吴树总能发现些呆呆傻傻的“古玩虫”:他们神魂颠倒、目光直视,回家喝茶盯着自家的杯子,吃饭看着盛菜的盘子发呆,出门在外踩到一块石头,也要捡起来仔细端详,生怕放过一次点石成金的机会。

  为了弄清那些假货的来源,吴树化装成文物贩子,甚至掏钱买假货,取得信任,暗访造假村。怕说外行话,他还花了一万多元钱买专业书、音像制品。

  他还暗访过安徽的一个文物贩子。这个文物贩子,在合肥城郊一块废弃的棉花地里,建造了一个在全世界文物市场呼风唤雨的地下“青铜王国”。后来,这个文物贩子被判刑,香港乃至国际文物市场的青铜器,竟因此而价格飞涨。

  他还得知,曾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竞相收购的一个仿制“北魏陶俑”,被公安部门查出,实际上出自河南洛阳村民高水旺家。他家的后院堆满了唐三彩,这种“高仿品”,甚至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荣誉证书,并以此在工商局注册,照章纳税。

  走完一个个“青铜器村”、“陶俑村”,吴树感慨:“现在造假技术之高,别说仪器,有的连神仙都分不出。还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除了造假,还有盗宝。吴树说,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发掘的古墓,未被盗墓贼染指的不到5%。难怪新疆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感慨,他们是“跟着盗墓贼搞考古,尽捡他们剩下的破烂。”

  如今,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已是一片繁荣景象。在中国,热衷于艺术品投资的爱好者,已经有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可这个泱泱大国,真是文物大国吗?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