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宝石皇后 珍珠的前世今生(图)
来源:广州日报 吴聿立 2009-04-07 09:29:1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人工养殖让珍珠走出“皇宫”

    圆润华丽的珍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长期被视为权势和富贵的象征。

    传说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了能产珍珠的黑蚌;大禹时,盛产于南海的“珠玑大贝”已经被定为贡品。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传世典籍中都有对珍珠的描述,如有记载称周文王曾在发髻上以珠翠翅花作装饰形成“凤髻”等。到了战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大珠宝商吕不韦就是靠在赵国都城邯郸贩卖珍珠起家的,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的贵族普遍以珍珠作为财富和地位的标志,《战国策》记载:“春申君上客三千,皆蹑珠履。”

    珍珠在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巅峰地位,产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东珠因为来自满清发迹祖地,更被确定为皇朝皇室和朝廷命官的钦定装饰,且在品级和数量上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这些在清代《皇朝礼器图》和《大清会典》中有详细的描述,比如《皇朝礼器图》描述了皇帝冬朝冠上所装饰的珍珠:“皇帝冬朝冠,顶三层,各贯东珠一,皆承以金龙各四,饰东珠如其数,上御大珍珠一。”《大清会典》对皇帝的朝珠也有严格规定:“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记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朵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琥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为宜。”另外,皇后和妃嫔冠服上的装饰珍珠也有一定规制。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养殖珍珠技术的强力推广,以前一直由天然珍珠维系的高档、珍贵珠宝的地位被大大地动摇了,特别是随着1982年中国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的试验成功和大范围推广,养殖珍珠逐渐取代了珍珠的传统高档饰品地位,变得更易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了,而这位宝石皇后自然也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是,珍珠依然是六月的生辰石和结婚30周年的纪念石,因为人们认为珍珠象征着人类系列美好的向往,如健康、纯洁、富裕、幸福和长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