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坑口“慧眼”寻石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癫狂,一刀白头……”秦郑入行是1988年,听师傅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形容赌石的风险。“要想在赌石圈里立足,如果不是独具慧眼,那一定是命硬。”这是秦郑听到的第二句话。尽管这么说带点迷信,但她接触到的赌石圈里的人大都有一些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次失手就意味着终身无法再翻身。
从北京只身一人到了深圳的秦郑任职一家中外合资工艺品加工厂的厂长,对翡翠一窍不通的秦郑最终却与翡翠结缘。“最好的翡翠出自缅甸,缅甸人称出产翡翠的矿区叫坑口,各个坑口出产的翡翠品种也是不同的。”讲起翡翠,秦郑回到了自己的缅甸之旅。
“翡翠包裹在一层石头外壳里,跟普通石头没有区别。每个坑口出的石头上面都有编号,根据编号可以直接查到这块石头的产地,要想买到好的石头就必须到坑口。”从深圳出发后,秦郑经云南瑞丽进入缅甸,一行5到6人,包括师傅和保镖。进入缅甸后,除了坐客车外,还要走几百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坑口。
“到了坑口,如果是长期买家,坑主会接见,并提供一批石头,由买家挑选。”秦郑去过不少坑口,也都与坑主建立起了联系,坑口出的石头风险性在赌石里是较小的,因为坑口的石头品质上不会太差。“坑主拿出一批毛料后,明码标价让你选,能否选到好毛料就看眼光了,10万的毛料可能加工出价值100万的翡翠,也可能仍然是值10万的翡翠,也可能是10元一堆的廉价翡翠挂件。”每次挑石头,秦郑最少要带100万元现金,小的石头几千元,大的石头则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到石头后,现金交易,这也是赌石圈里的规矩。
失手一次赔上两栋别墅
另一种交易方式,也是赌性最大的交易方式在云南瑞丽出现的最多。在瑞丽有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有毛料,每家都有一个大柜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毛料。“每天瑞丽都有这样的交易场景,在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里,或是一处空地上,一群人围在一堆毛料前,毛料非常多,外观跟普通石头一模一样,每块毛料上都有标价,然后买家自己挑选石头。”这种交易秦郑参加的次数也为数不少,这种交易也是最需要翡翠专业知识的交易过程,即便是非常专业的人士也有可能在这种交易过程中一败涂地。
“首先你要判断毛料产自哪里?里面是什么种的翡翠?价值是多少?然后开价,如果还有买家加价,那么就由出价最高的人买走。一手付款,一手拿走毛料。”秦郑说。
“在看涨不看跌的诱导下,无数人投身到赌石中,梦想着一夜暴富,找到自己的‘和氏璧’。”秦郑一声叹息,她的一名香港朋友通过赌石一夜暴富,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半山湾买了两座别墅,然而一次失手却赔了个精光,最后只得把两栋别墅全部变卖了还账,成了一名帮人看石头的人。“行话叫失手,失手一次,终生就再也无法参与到赌石中,圈里人怕沾上晦气。”
一次“得手”再不参与
在赌石过程中,交易完毛料后,一个最关键的过程就是“解石”。“瑞丽街上家家户户都有解石机,买到毛料的赌石人会先挑选一个日子,然后找人解石。”秦郑说,如果切开后满黄或满绿,行话叫“大涨”,会让买家一夜暴富;如果切开后不见黄和绿色,行话叫“解垮”,轻则血本无归,重则倾家荡产。赌石时,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买家都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
在解石的风俗中,如果谁家的解石机解垮过毛料,那么不会再有人找他解石头,如果谁家的解石机解涨过,那么大家会蜂拥而上找这家解自己的毛料。“其实不管是解涨还是解垮都是买家看走眼了。真正的行家会对毛料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毛料能开出什么样的石头基本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秦郑说,赌石最大的诱惑就是目前没有任何仪器能看透毛料里面到底是普通石头还是“和氏璧”,只能靠对石头颜色、纹路的判断来估计毛料的价值,不到最后切开的那一刻,一切都仅仅是猜测。行内有句俗语说“神仙难断寸玉”,赌石需要运气。
“解石会切很多刀,可能一刀下去碧绿一片,可能一刀下去还是石头,也可能最后一刀才会出绿,整个解石的过程如同让人在生死关前走了几次。”秦郑的一个朋友曾经买了一块脸盆大的毛料,花了50万元,一连三刀下去还是石头。“朋友脸都绿了,一个人蹲在地上,烟一根接着一根。但就在第四刀下去时,一片冰种翡翠出现了。最终这块上品的极品冰种翡翠加工成了10个挂件。如果没有冰种,这个开宝马去的朋友只能走着回北京了。”秦郑的朋友此后再也没参加过赌石,永远忘不了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