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7个跟头”
“一块毛料解出翡翠后,价格通常要连翻7个跟头。”秦郑打了个比方,假如毛料是5万元买的,如果解出翡翠来,那么这块翡翠加工好出售时至少是35万的价格。
秦郑给出了一个翡翠成本的计算方法,买家购买毛料的费用算原始价,解开后如果出翡翠了,立即再翻一个跟头,即变成原始价的两倍,加工成翡翠挂件后,价格变成原始价的4倍,找人运输价格变成原始价的5倍,进入商场柜台后,最终出售价格变成原始价的7倍,行话叫“翻7个跟头”。
“如果解出极品,价格可能就会变成原始价格的十倍甚至百倍。”秦郑说,但极品翡翠是非常难遇的,谁也不知道这块极品翡翠的形状、大小、颜色可以加工成什么,有时一刀下去甚至把极品的部分给切割开了。
藏的多赌的少
记者从青岛收藏界了解到,目前,青岛“赌石”人主要有三类人,一种是藏家,一种是玩家,一种是普通消费者。而对于青岛本地而言,真正的“赌家”大都深居简出,总数也只有十几人而已,一旦遇到好货立即收藏,在市场上很难见到。而“玩家”参与赌石更是凤毛麟角,偶而也有人出手参与。
赌石被骗有人“赌命”
秦郑说,赌石市场造假的情况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在下等翡翠原石的切口处粘上一层色泽上等的翡翠薄片,让人产生错觉。另一种则是,原石为下等砖头料,中间粘上一薄片绿玻璃,其上再粘上翡翠薄片。还有一些剖开后毫无所获的赌石被重新黏合,重回市场。更为狡猾的是,在翡翠近表层处打孔,孔内放入绿色物质,使人能从表皮隐约看见其内有绿。
“在缅甸有一种石头叫龙须石,加工后跟极品翡翠的外形、颜色一模一样,但这种加工后的龙须石却会在某一天突然掉色,一文不值。”在赌石圈里有一个故事,一名赌石人买了一块毛料后,切开碧绿一片,加工成翡翠后卖了1000万,然而时隔半年后这些翡翠突然掉色,变成了一文不值的龙须石。
赌石可以造假,赌石行业里也没有立法,但对千百年来的欺诈行为却有着比法律更冷酷的行规——“赌命”。按照缅甸的风俗,如果你和卖毛料的人做的是直接生意,不是通过转手,一但受骗就可以到缅甸的黑风洞决斗,也就是赌命。赌命的过程简单,比的是对毛料的学识,但结果是残酷的。见证方会拿上一块带皮毛料,两个人轮流说出里面的翡翠产地和种类,赢的一方有权杀死另一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失信者无处立足,造假者以命相抵,富贵贫贱全靠眼光学识。这种缅甸千年延续下来的赌石规则似乎并不神秘,公道的味道似乎更多一些。
鉴藏
赌石如赌命 揭秘赌石行业:疯狂游戏 一刀决生死
| 相关文章>>更多
股市熊楼市悬 投资客瞄上翡翠 变身成疯狂石头 最重的翡翠:重达6225克拉 价值112.8万美元(图) 无准可依价格混乱 "翡翠国标"或3月1日出台 2.8亿翡翠原石全球觅买主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收藏历史是怎样的(图) 翡翠有了身份证 中国高档翡翠等级评价标准面世 种水好的绿色翡翠价涨一倍 "中国翡翠第一家":价值六亿的极品翡翠在京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