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华裔学者:中国居民收入增速太低 基建资金应全分给百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0-20 12:23:03发表评论(3) 新浪微博 更多

   反危机政策应聚焦于提高居民收入

 《21世纪》:假如从提高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您如何评价目前的反危机政策?

  黄亚生:2003年以来,居民收入的增速有所上升,我认为应该肯定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剧烈下滑,政府为此推出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一方面,政府通过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扩大投资,大兴土木;另一方面,政府也花了一定资源去加强社保。

  这种政策组合强化了国有企业等强势集团的利益,也帮助了农民等弱势群体,但对后者的帮助远不如对前者的扶持。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拉大了中国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因为国有企业等强势集团在获得资源之后,一般会倾向于扩大投资,增大整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弱势集团在得到帮助之后一般会增大消费需求,但这些增长的需求远赶不上供应能力的增加。过去我们可以通过净出口来解决过剩产能,现在出口形势不好,我们就暂时用投资来替代。投资在短期内是一种需求,但从长期来看这会增大供应能力,在未来会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假如未来外需恢复增长,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回到过去的增长模式。假如外需一去不复返,那我们进一步恶化的供需矛盾肯定会爆发,并给经济造成巨大伤害。

  就像之前说过的,我并不反对社保,但加强社保对经济的重新平衡恐怕作用不大。现在我们一方面投巨资兴建基础设施,一方面加强社保。我觉得前者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可能是很负面的,后者虽然有正面作用,但对经济转型来说它的作用可能更偏中性,所以综合来说,我对目前的政策持比较负面的看法。在我看来,更好也更简单的办法是不要给强势集团资源,而应该把钱倾向于弱势集团,这样能逐步缩小我们在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经济的再平衡。

《21世纪》:您认为反危机政策应该着力于对弱势集团的帮助,那具体怎么做呢?

  黄亚生:短期来看,我觉得国家应该把这些修路修桥的资金全部拿给老百姓分掉,而且这笔钱的分发最好不要经过地方政府,免得被层层截留。中央政府最好根据每个人的身份证,将钱打到他的个人户头上去。巴西近几年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还可以考虑给中小企业减税。因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帮助中小企业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从长期来看,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改革。在我看来,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从根子上说都是农村出的问题。比如我过去讲过,1990年代农村金融萎缩了很多,这造成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动无法孵化,并进而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当地就业,只能前往沿海打工。这一方面压低了整个劳工阶层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沿海的加工厂毫无产业升级的动力(参见本报2008年12月30日27版《农村问题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持续良性增长的关键》一文——编者注)。

《21世纪》:除了农村金融改革之外,您觉得还有哪些改革比较重要?

  黄亚生:从根本上说,我赞同大部分人的观点,就是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城市化。但城市化有不同的模式,我们究竟要走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化,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亚洲国家在经济起飞的时候,其第一批富人很多都是农民,例如日本。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土地升值,拥有土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卖地来致富。这些卖地致富后的农民摇身一变就成了市民,在城里做点小生意或干点别的事情。总之,他可以凭借卖地获得的资本在城里立足。这种模式一方面扩大了城市的范围,把农民变成了市民;另一方面这些新进市民比较容易在城市实现一个更为富裕的生活,反过来这又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则显示出了另外一种景象,例如1960年代的巴西和印度。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是一种政治城市化,其并没有给予农民足够的机会成为有产市民。相反,这种模式塑造了大量的城市贫民窟,这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现在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逐渐变为城区,相关农地随之升值,但现行征地制度并未给予农民足够的补偿,因此这些人可能今后只能作为失地农民徘徊在城市边缘,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市民。

  我希望中国走日本当年那样的城市化道路,尽力避免巴西和印度的城市化模式,为此我们需要在中长期内增加农民收入,让其逐步过渡为市民。现在来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期措施有三个,一是打工,二是创业,三是卖地。我的观点是这三条路都应该给农民,让他自己去选,而不应该只给一条或者两条。现在中国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是常态了,但创业和卖地仍然困难重重。

  先说创业。实际上农民不缺创业精神,缺的是金融资源。据一份调查统计显示,1980年代在中国农村地区,60%的农户可以获得正式和非正式的贷款。我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获得贷款的家庭主要是创业的家庭,尤其是从事一些非农创业活动的家庭,比如做小买卖。但到了1990年代,农村地区只有30%的家庭可以获得正式和非正式的贷款了,而且获得贷款的往往都是村干部和党员家庭,创业已不再是获得贷款的相关条件了。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在农村地区推动金融改革,以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

  再说卖地。目前我参与了经合组织(OECD)的一个研究计划,负责撰写了一份研究城市化对当地居民收入影响的报告。在研究中,我发现中国的城市化几乎没有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农民从土地升值中的所获太少,其收益主要为政府所得。所以我主张土地产权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农民应该直接参与土地市场交易,让其从城市化进程中获得更大收益。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3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