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与“退出”
尽管面对越来越多的“退出”声音,但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始终坚持退出还未到时候。据新华社的报道,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不同外事场合表示,对于目前的中国,谈刺激政策的“退出”,还为时尚早。
前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继续出现带有明显“扩张”意味的“方案”,与决策层认为2010年的世界经济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有关。
不过,对于长期实施高强度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已有所警觉,日前,央行在表示未来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将审慎关注潜在的通胀风险,而邓体顺甚至认为,人民银行有可能在2010年二季度加息。
他表示,预计未来的政策正常化之路可能会分三步走。首先,从2009年第三季度发行票据;随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最后,对贷款限额进行“窗口指导”。在邓体顺看来,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强调退出“为时尚早”,但实际上对此问题已经有所考虑。
从2009年10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对钢铁、风电、多晶硅等行业进行了“产能过剩”的定义,并出台多项政策对其投资以及产能扩张进行限制,这似乎表明,中国政府自从4万亿元出台以来,经过了一段经济刺激周期后,已经注意到了可能存在问题和风险。
“当然,加息也可能是最后一招。”邓体顺称,如果提前加息,就会有热钱的问题,流动性可能更多。他说,就目前情况来看,监管部门仍然强调支持经济增长,而且直到增长势头企稳,或通胀上行风险出现之前,很可能会维持保增长的政策立场。“目前整个体系中的金融状况依然非常宽松,2010年二季度之前不足为虑。”邓体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