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蔡武:辉煌的成就 宝贵的经验
文化部网站 2011-11-08 12:51:1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历史,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文化发展道路,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凝聚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因此,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把人民大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创造作为文化兴盛的根本力量,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改革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所在。实践证明,文化领域每一次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每一次体制上的重大革新,每一次科技上的重大应用,都会给文化发展带来一次重大机遇。因此,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破除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不断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创造文化发展新优势。

    第五,必须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手段。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两手抓、两加强”。无论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第六,必须坚持广泛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要正视历史的经验教训,直面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必须坚持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倍加珍惜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创造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必须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伟大成就彪炳史册,宝贵经验来之不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忘我的工作,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