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浅谈疯狂的艺术品:艺术品市场的”拐点“到了?(图)
来源:中央电视台 2008-10-17 09:53:2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在国外成熟的艺术品市场链条中,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而画廊才是一级市场。两者的界定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收藏家一般会去画廊买画,作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评价和学术认可后,才会送至拍卖公司进行市场上的一个再次确认。但是在国内艺术市场中,拍卖行始终是强势的,大家都在拍卖行买东西,甚至艺术家也会把作品直接送至拍卖行。

    蒋伟:因为现在拍卖行在很大程度上有点像广告公司,因为你放在画廊里,第一我们中国画廊实力也比较弱,再加上画廊推广人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很成熟,资金力量也不够,所以他的推广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一个作品进到拍卖行里,通过自己的运作,可能让它达到非常高的价格,可以轻易地上到媒体,作为宣传,

    费大为:因为中国从2000年以后,媒体不停地在塑造中国这个经济神话,所以媒体的曝光量很大,本身是在给中国当代艺术做宣传,

    费大为:比较遗憾的是在这种疯狂价格飙升的当中,有很多也是一些好的作品,这些好的作品被一些私人在倒卖,倒卖到了那些国家的美术馆没有办法去买,像我们的中国美术馆,它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去买这些我们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比如说十年以前他可能还可以买,但是十年以前他还没有觉悟到这一点,现在觉悟到了,晚了,就买不到了。

    全球100位价格最高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占35位

    在中国油画家作品总成交额排行中,曾梵志位列第七位,总成交金额为292,524,476,仅此于徐悲鸿。曾今年44岁,即使每年他只有一副重要作品在市场上拍出惊人的价格,那么十年后,他的身价可想而知。国外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价格最高的100位在世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占35位。

    798,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厂,到2000年时产业重组合并,闲置的厂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前来租赁。从原先的20几个工作室,发展到现在集画廊,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而且还不断有人前来想在此从事文化产业,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发展的速度。

    现在798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继故宫,长城后到北京最想去的地方,众多对当代艺术感兴趣,想一探究竟的人们涌向这里。面对当代艺术的高价,他们也都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观众:很清楚,七千万在中国是什么概念,遥遥无期,收藏到什么时候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很难有把握。

    观众:其实艺术就是看人家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很喜欢,有这个钱就愿意花。最近在纽约也是好几百万美金一个普通的画,给普通人觉得怎么花那么多钱在那么普通的东西上面,但如果懂得喜欢的他们就愿意,所以看个人兴趣。

    记者:作为咱们也不了解,外行人,觉得这个画会值那么多吗?有这种感觉吗?

    观众:当然。

    观众: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投资的方法,因为他们现在有一个游戏规则,有画廊,有拍卖场,所以他们就有一个有钱人的艺术规则,大家可以一直竞标,但是也许艺术不是打动人的心,如果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心再贵都值得,但是打动不了我们就没有用。

    对于这样的事实,行内人又是如何看的呢?不久前,艺评人朱其在博客《当代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以及暴利游戏》写道:艺术品的天价源于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天价做局”,大部分天价作品实际上是虚假交易。

    朱其:我觉得最近1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在800万元比较合适,超过1000万元就有些离谱。因为从一个国家艺术市场正常的成长规律来说,至少要等民国初期的作品上升到一定价位以后,后面的才可以依次跟进。最近10年的作品,已经是民国初期一些大师作品的10倍,这明显违背市场规律。”

    朱其的这一说法,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法太过偏激,艺术品本身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也有人认为,价格是市场造成的,而市场是没有对错的。那么在看上去空前繁荣的艺术品市场中到底有没有泡沫呢?

    赵力:这个行情有没有泡沫,也有泡沫,泡沫在哪里?是因为名家作品从创作上来讲,不是十个手指一般齐的,因为有的作品是代表性的精品作品,艺术品市场只有稀缺性的代表性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其他的作品,比如一般性作品,怎么能跟这些作品一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