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书画"臆造"造假法之近现代书画的伪作辨识(组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鼎 2008-11-10 10:40:2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被国内鉴藏界誉为“中西融合派”大师林风眠的作品近些年曾被“臆造”过不少,且由于南方的收藏家对林风眠的作品相对较熟悉,故而这类伪作多数被投拍于北方地区的各拍卖行中。如去年秋季,我就曾在北方的一家拍卖行看到了图1,此件署名林风眠的疑伪成品。尽管此画的纸质已经发脆,画面貌似布满了暗赭色的水渍,但从此成品笔墨与造型的丝毫无“东方元素”之状判断,它决不可能是暑名者的手迹。该时,我还在预展现场注意到,有好几位当地的收藏爱好者对此画是仔细地看了又看,像是极感兴趣的样子。这似乎应证了我关于近现代书画“臆造”成品在异地(抛售时)魔力大增的观点。图2是林风眠同类型代表性真迹作品,它有笔有墨,造型简括而生动,艺术技法具有中西并用的特色。这也是该画家不论早、中、晚期作品一以贯之的创作模式。相比之下,图1疑伪成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还有一种属非真正意义上“近现代名家书画”的近现代“名人书画”,现在也频繁生出“臆造”伪作。那些作“名人书画”者,原本就不是职业书画家,他们因“身份”因素使得偶尔为之的笔迹也被视为是收藏品的一种类型。当今市面上有许多号称是林则徐、慈禧、孙中山、蒋介石、吴佩孚、鲁迅、梅兰芳等名人的手迹,其绝大多数也都是“臆造”品,鉴定它们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辨识近现代名家的暑名作品,千万不能一看“名头”就“先入为主”,而应以“平常心”判断其真伪。只要是“臆造”的成品,一定最“怕”那些对当局名家的从艺经历与艺术特质有较深入了解与认识的鉴定者。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