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内鉴藏界誉为“中西融合派”大师林风眠的作品近些年曾被“臆造”过不少,且由于南方的收藏家对林风眠的作品相对较熟悉,故而这类伪作多数被投拍于北方地区的各拍卖行中。如去年秋季,我就曾在北方的一家拍卖行看到了图1,此件署名林风眠的疑伪成品。尽管此画的纸质已经发脆,画面貌似布满了暗赭色的水渍,但从此成品笔墨与造型的丝毫无“东方元素”之状判断,它决不可能是暑名者的手迹。该时,我还在预展现场注意到,有好几位当地的收藏爱好者对此画是仔细地看了又看,像是极感兴趣的样子。这似乎应证了我关于近现代书画“臆造”成品在异地(抛售时)魔力大增的观点。图2是林风眠同类型代表性真迹作品,它有笔有墨,造型简括而生动,艺术技法具有中西并用的特色。这也是该画家不论早、中、晚期作品一以贯之的创作模式。相比之下,图1疑伪成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还有一种属非真正意义上“近现代名家书画”的近现代“名人书画”,现在也频繁生出“臆造”伪作。那些作“名人书画”者,原本就不是职业书画家,他们因“身份”因素使得偶尔为之的笔迹也被视为是收藏品的一种类型。当今市面上有许多号称是林则徐、慈禧、孙中山、蒋介石、吴佩孚、鲁迅、梅兰芳等名人的手迹,其绝大多数也都是“臆造”品,鉴定它们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辨识近现代名家的暑名作品,千万不能一看“名头”就“先入为主”,而应以“平常心”判断其真伪。只要是“臆造”的成品,一定最“怕”那些对当局名家的从艺经历与艺术特质有较深入了解与认识的鉴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