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故宫著名学者杜迺松:中国青铜器鉴定第一人(图)
来源:人民网 苏士澍 2008-12-11 09:56:2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杜廼松

 

    “金戈铁马”、“问鼎中原”等典故演绎了历史,也记载了历史。提起青铜文化,不由令人想起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一片纷乱;诸子百家,争相鸣放。然而这些记载两千年前文化历史的青铜器,如何鉴定其真伪?以国人的智慧,当然不难,于是乎,便有一段关于青铜器鉴定的顺口溜“先看形,后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铜质是关卡。”

    谈及青铜器鉴定,必然会联想到杜迺松先生,这个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的著名学者。日前,敝人荣幸至极,得以采访杜先生。穿过故宫博物院那两排略微显旧的红墙,我们来到了一处小院落,这个曾经被作为祭祀用的城隍庙,如今便是杜先生的研究室所在地。

    燕园竞风流

    树木耸峙,芳草如茵,景色宜人。巍然肃穆的教学楼、图书馆、大礼堂,与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交相辉映,这就是北大校园——燕园。20世纪50年代,一个青年在燕园来回徘徊,他心里忐忑不安,最后他咬了咬牙,毅然朝教师宿舍楼走去,他来到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家,轻轻的叩响门,翦伯赞先生开门让他进去,当他得知这个青年人是北大历史系的新生时,且专程来向他请教学习方法时,翦老亲切的说:“现在系里设置的每一门课都是重要的,都要认真打好基础。”先生的教导使得这个年轻学子倍受鼓舞,而这个冒然登门的青年学子正是杜迺松。杜迺松出自书香门第,父母老一代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家庭的熏陶和教养颇好,他的兄弟姐妹也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今理工大学)等学校学习,他们相互学习和影响,这对杜迺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有一定帮助。

    进入历史系后,第二年开始分专业,考古专业是最枯燥也是最冷门的专业,一般同学认为考古就是看一些陶陶罐罐、破铜烂铁,但杜迺松主动选择这一专业。多年后,杜迺松回忆起自己选择考古专业,他如是说,考古是神秘的、诡趣的,具有一定的探险性,所以内心是愉悦的。考古要有很广博的知识基础,古今中外的历史要学习,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考古的文献、文字等等还有自然科学都要学,因此它包罗万象,有趣极了。

    寒暑假期间,燕园比以往寂静得多,大部分外地同学都回家了。但杜迺松一如既往到图书馆看书,他看名著、查考古学的有关目录、各个时期的考古知识等等,杜迺松的勤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平时他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于燕园中,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当时自行车可谓是奢侈品,这辆自行车带给他许多便利,在燕园内,骑自行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