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牌的艺术市场,如纽约和伦敦,当代艺术可谓炙手可热,而在印度这个新兴的市场,当代艺术也正逐渐成为拍卖场上的焦点。上世纪90年代,印度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成为宠儿,而自2000年以后,开始在印度国内市场逐渐走俏。连一向保守的法国LVMH集团画廊也举办了印度当代艺术展。韩国人开办的北京阿拉里奥画廊也推出了国内
最大规模的印度当代艺术展,首次系统地为中国观众介绍12位著名印度艺术家的作品。
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认为,中国和印度当代艺术受到国际瞩目有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因为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也是经济上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都引起关注,其中艺术也不例外。印度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步伐几乎和中国同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艺术家逐渐开始在海外露脸,常常应邀参加大型国际双年展,而在2000年以后其在国内的接受度也在提高,比如印度顶尖艺术家阿姆里塔·什吉尔(Amrita Shergil)的《村庄》在最近的一次拍卖中创造了6900万卢比(约150万美元)纪录。在过去的三年里,泰伯·梅赫塔(TyebMehta)、阿克巴尔·帕丹希(AkbarPadamsee)等知名印度画家的作品价格逐年攀高,几乎和当地股票市场的繁荣走势齐头并进。
与信守西方艺术传统的老一代艺术家不同,年轻一代的印度艺术家已转向借助新媒体,特别是录像和摄影,来探索个人对这个新世界的反应。对他们来说,传统和国家以及个人的认同感始终是重新构造的对象。比如Subodh Gupta的作品“饥饿的上帝”就是把七八千件不锈钢餐具堆积起来,焊到一起如同一个闪耀的山岭。
印度的当代艺术市场非常活跃,印度《经济时报》(EconomicTimes)与印度首家艺术拍卖行欧斯亚(Osian’s Connoisseurs of Art)公司还联手推出“时报艺术指数”,旨在于全世界范围内追踪印度当代艺术的价格走势,通过信息对称化来实现市场的透明。该指数囊括了51位印度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及时更新他们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最新拍卖价格。由于只有真正的成交才会被记录,投资者可以借此来参看交易双方的信用度,从而间接推进未来以支票为主要付费手段的艺术交易市场。据估计,这51位顶尖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占整个印度当代艺术市场的81%,约2.5亿卢比。
和比较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样,比较两国的当代艺术发展也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佳士得印度代表毛里加·萨加(Mallika Sagar)认为海外印度裔人群是印度艺术品的主要购买者,这批新贵最关注的是后独立时期的印度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融合印度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往往有在西方学习、生活的经验。而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家范围更为广泛,不仅有国内藏家、港台及海外华人,还有欧美的收藏家,这也刺激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价格要比印度高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