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现在所谓的“人气指数”和“市场指数”所含的虚假成分较多。相比之下,较为实在的 “学术指数”从理论上讲,应能助人辨其清浊,对画家“人气指数”和“市场指数”的虚涨有所平抑。但时下的状况,“学术指数”竟亦为市场所裹挟,变得虚假起来。
首先是假画的困扰。近年来鉴定的权威人士为赝品题跋佐证已不属新闻,名为学术性刊物而假画照登 至上封面亦时有所见。有时在 “专家点评”栏冒出的所谓 “专家”,圈内竟不知为何许人。近日见到有 相当著名、也相当有见解的美术史论家所著的画坛评论集,其彩页图版所收的黄宾虹和陆俨少竟也是赝品。
再者是时下炒作画家,多为一味谀词赞扬。本来艺术品极难臻至完美境界,即便是大师亦非所作皆妙。但时下评画之文一概讳言其不足,一味的只求“完美”,结果变成庸俗的文字游戏。当然既被冠以“学术”之名,亦有文章写得较有学术水平者。时下更多的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学术。有的评画文章一味揄扬不嫌肉麻,有的指东说西浪费篇幅,还有的故弄玄虚让人看不懂。同一文章一再的重复发表亦无不可,反正读者只看名头,文章不过是画的陪衬而已。
其实画家与评论家,本该是“运动员”与“裁判”的关系。评判画家就好像伯乐相马,评论家本来应该成为会给画家指点优劣的诤友乃至导师。但在市场因素的驱使之下,时下更多的却是“裁判”无奈跟着“运动员”转。有些评论家把不偏不倚的学术公正抛至九霄云外,对画家一味的趋奉,虽然评论家添了收入却掉了身价,其实招致的是画家心底对评论家的轻藐。能辨识优劣的学术评判已不再存在,人为操作“人气指数”和“市场指数”便更毫无忌惮,那这艺术市场又如何不乱套呢?
由于学术评判权威之缺失,已造成了一失而皆失,一乱而皆乱的局面。而若能以明辨优劣的“伯乐”作为权威来进行学术监督,只求画外炒作、不求画内水平的时风则有可能被扭转。学术监督需要有权威的“伯乐”来主持。
古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股市一样,在经历了必然的困顿教训之后,期待着学术监督与规范。虽然迄今的现状距学术监督与规范之途尚遥,但相信今后中国的艺术市场与中国股市一样,终究有一天会摆脱那种鸡犬升天的狂热和混乱,迎来它日趋稳定成熟的真正繁荣时期。